导航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历史
学院介绍
学位点介绍
现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
办公室
师资队伍
骨干教师
兼职教师
特聘教师
荣休教师
博士后
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教学科研
教学动态
学术成果
人才培养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学术刊物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查看更多
2023年中马所(马院)年度教学工作会召开
2023年12月1日,马院年度教学工作会在总部327会议室召开。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莉研究员主持,中马所全体任课教师参会。会议上,冯莉副院长就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简要工作总结,重点强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优化课程教学形式,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与会教师们纷纷提出意见。陈祥勤副所长表示:所有马院教师都需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曹泳鑫研究员提出:中马所教师要对教师的身份有明确清晰的定位,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道德风范影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杨卫研究员提出:马院教师应坚持在马言马,每位老师都需要时刻铭记职业行为准则和师德规范,严以律己,恪守职责。
2023年马中化专业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面谈会召开
2023年11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面谈会在我院327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莉主持,并由冯莉、段钢、杨卫3位博士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5位博士生参加面谈会。本次面谈会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读期间思想政治表现和学业完成情况。此外,学生着重汇报关于即将开始的学位论文开题,包含选题价值、写作思路等。中期考核的面谈环节是对学生的一次学业检查和督促,同时有助于顺利推进研究生后续培养。
中马所(马院)召开博士论文质量提升导师座谈会
11月28日下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负责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座谈会,会议由马院副院长冯莉研究员主持。 会议首先传达了教育部今年针对我院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全部通过的喜讯,然后就研究生院先期召开的博士学位论文约谈情况通报暨整改安排会议纪要进行了解读,要求马学科要再接再厉。会上,博导们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博士论文质量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意见和建议,并受到了与会导师一致认同和认可。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举办学术成果发布会召开
近期,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培优培育系列丛书”中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开端——从文本到现实》(潘乐、谢晓川、冯莉 著)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研究》(陈祥勤、马丽雅、来庆立、陈兰馨 著)学术专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顺利出版。为了更好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鼓励青年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成果发布会邀请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以及来自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社会科学报等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参会,会场气氛热烈。 作者潘乐和谢晓川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开端——从文本到现实》一书的写作思路和内容做了介绍。全书以前言“一切从资本主义谈起”为引领,共分五个章节,包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转向的思想动因和历史境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前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起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抽象-具体’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转向的历史影响”,全书对影响和决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转向的现实问题及其思想驱
查看更多
23
2023-11
2023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期考...
为科学和有序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工作,...
26
2023-07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暑期“学术与实践”系列讲座通告
04
2023-07
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评选结果公布
202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经专家匿名评审、审核和公示环节,现将结果予以正...
16
2023-06
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申报通知
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
26
2023-05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博士生答辩会公...
上午场:答辩时间:2023年5月30日(周二) 09:30答辩地点:淮海中路622弄7号105会议室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杜...
查看更多
黄凯锋专著《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出版
内容简介:从上世纪80 年代至今,我国价值论研究的力度和规模,曾出现爆发式增长,并已加入这一领域前沿的国际对话。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并不是模仿西方的产物,也不是在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框架内重组和发挥的结果,而是体现历史反思和理论重建的走向和趋势。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方法和观点也许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总体上是结合当代现实在理论上进行自主创新的尝试,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和环节。本书从主客观关系分析框架入手,坚持唯物史观,分析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问题,认为在中、西、马汇通融合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中国化,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学术进展一起,用中国式的体验、话语和风格,走进这一领域的深处。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培育培优系列从书”之一。
2022-12-16
冯莉论文《美国政治的激进走向及左翼政治运动的困境》发表
轩传树等论文《从“民主巩固”到“民主解固”——西方自由民主研究范式转型》发表
杨卫等论文《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演进》发表
曹泳鑫马蕾论文《现代化普遍缺失精神文化的无解之困》发表
陈祥勤论文《“格义”与“反向格义”——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
潘乐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社会权力理论框架的确立》发表
查看更多
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赴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上海博物馆聆听“文物党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题党日活动
查看更多
马院硕博积极响应上海机关青年阅读马拉松超级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开展线上读书分享会活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