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院务委员会
    • 办公室
  • 师资队伍
    • 骨干教师
    • 兼职教师
    • 特聘教师
    • 荣休教师
    • 博士后
  • 学科建设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学术成果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学术刊物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
    •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查看更多

  • 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顺利举行
    2025年9月12日上午,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在总部327会议室举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佑福研究员和部分硕博研究生导师出席会议,2025级新进硕博研究生全体参加,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祥勤研究员主持。见面会上,每位同学都热情地作了自我介绍,并为加入上海社科院大家庭感到荣幸和自豪。在导师和学生交流环节,与会导师各自从专业角度对新生提出了学业上的期许和建议。 姜佑福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上海社科院是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重镇,大家要珍惜作为上海社科院研究生这一身份、荣誉和学习机会。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信仰、有志向、有抱负、有使命担当的学科,希望诸位同学在院期间,积极与导师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深耕经典,深耕学术,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以吃苦的精神和真挚的热忱顺利完成学业。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居蓓玲
  • 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南京开展专题实践调研活动
    为感悟、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规律,2025年6月17-18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祥勤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丽雅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一行十余人赴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大学哲学学院,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专家座谈等形式,开展为期两天的调研活动。6月17日下午,师生一行首先抵达南京博物院并进行参观调查。作为中国八个“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其中之一,南京博物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馆藏丰富。师生们先后在“历史馆”了解了江苏古代文明发展史,在“艺术馆”领略了历代雕塑、绘画和书法等文物品类,在“民国馆”体验了民国时期南京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情。 6月18日上午,师生们前往南京大学哲学学院进行交流座谈。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张亮院长、刘鹏副院长与和师生们会面并亲切交谈,并主持专题调研座谈会,南京大学学院的蓝江教授、黄玮杰副教授出席座谈,双方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研究生培养、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会后,师生们还一同参观了南京大学的马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二十年:回顾与前瞻” 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3月29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二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指委的资深专家,来自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式设立二十年来的成就与经验,共同交流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共同探讨新时代新征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担当。开幕致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崔唯航致开幕辞。权衡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传承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学术主阵地;二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系统谋划下,在中宣部、教
  • 中马所(马院)召开研究生座谈会
    2025年3月11日下午,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究生座谈会。会议由中马所所长、马院院长姜佑福研究员主持。姜佑福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室调整后的基本情况,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发展态势,学位点建设的基本设想、如何科学应用AI工具等议题与研究生进行了交流。中马所副所长、马院副院长陈祥勤研究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就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补充。与会学生围绕学位论文、AI工具运用、课程设置、中期考核、加强沟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中马所(马院)学位委员会成员、研究室主任、教学秘书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上海社科院中马所(马院)马丽雅

查看更多
  • 26
    2025-05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
    一.时间和地点时间:2025年5月28日(周三)09:00地点: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115会议室 二.答辩委...
  • 19
    2025-05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
    一.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四)13:00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二.答辩委员会主席介...
  • 12
    2025-05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
    各位考生:因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环节中有部分考生放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复试机会,...
  • 09
    2025-05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
    一、工作原则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和维护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坚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查、客观评价、择...
  • 09
    2025-04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调剂硕士研究生复...
    各位考生:现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生调剂复试名单公布如下。序号准考证号姓名复试专...

查看更多
  •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著《中国共产党创建研究》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集体研究的成果,围绕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及组织建设展开研究,深入挖掘与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接受情况,早期报刊的创办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的传播、劳工阶级的形成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国外学者对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的研究等史料,并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这既是向前辈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初心和使命的回溯,更是对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的致敬和纪念,具有一定的史料性价值。2019年初,中马所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单位商议合作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马所部分科研力量和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文献特色,组成课题组共同推进研究工作。该项目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资助。本书便是基于该项目研究报告修改后完成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培优培育”系列丛书之一。
    2024-02-21
  • 西亚非洲||王健邹小婧:“全球南方”语境下中非携手现代化之路
  • 江苏社会科学||冯莉张韦恺镝:数字劳动新形态与新型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
  • 思想理论教育||轩传树由丰浩: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历史与现实
  • 孔子研究||陈祥勤:“礼”与“法”:中国与西方两种政治世界观的差异与汇通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窦梓绮: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形成及其革命意义——基于《德法年鉴》时期文本的考察
  • 学术月刊||陈兰馨沈桂龙:驯服还是被驯服:数字利维坦下人的自主性问题

查看更多
  • 中马所23级博士生党员开展上海红色文化调研活动
  • 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赴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上海博物馆聆听“文物党课”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题党日活动

查看更多
  • 马院硕博积极响应上海机关青年阅读马拉松超级赛
  •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开展线上读书分享会活动(一)
院内链接
院外链接

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